關于印發尋烏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尋府辦字〔2020〕92號
尋烏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尋烏縣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关部门,縣属、驻縣有关单位:
经縣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尋烏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工作實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0年9月23日
尋烏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
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工作實施方案
根據《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辦法》(環發〔2011〕18號)、《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财预〔2017〕126號)和国家环保部《關于加强“十三五”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縣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的通知》(环办监测函〔2017〕279)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嚴格按照《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指標體系實施細則(試行)》要求,建立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機制,組織開展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工作,確保我縣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
二、工作重點
(一)縣級自查(2020年9月)。各有關單位認真開展自查工作,9月30日前将所提供指标证明材料、重点項目和工程相关证明材料、相关数据报表和其他证明材料纸质件及电子版报送至縣生態環境局 (详见附件2),縣生態環境局及時組織編寫自查報告,按要求將相關數據錄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數據填報軟件,並將填報軟件生成導出的資料包刻錄成光盤。10月25日前將自查報告、資料光盤、證明材料等以正式文件(含電子版)報送至省生態環境廳。
(二)監測以及數據的報送。縣生態環境局按季度報送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源、空氣質量、重點汙染源監測數據及監測報告,並按照《2017年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環境監測方案》關于監測內容、指標、頻次、質量控制等要求開展監測,在次季度的第一個月10號前,由縣生態環境局向省生態環境廳報送數據包及監測報告紙質件。
(三)迎接省級核查和國家抽查(2020年11月)。省生態環境廳、財政廳將采取問題導向或專項核查方式,組織人員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縣域進行重點核查;國家抽查由生態環境部和財政部組織實施,將以現場核查爲主,重點抽查考核結果變好和變差的縣域。核查的內容包括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情況、生態保護成效、環境保護及治理、生態保護投入與産業結構調整、縣域突發環境案件等情況。核查的程序包括座談交流、資料查閱、部門溝通、實地查看等方式,各單位應認真按照《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細則(現場核查部分)》(詳見附件3),做好各項准備工作。
三、職責分工
(一)縣生態環境局:牽頭組織資料收集、自查報告擬報等工作。提供制定和執行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政策措施,實施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重點項目和工程情況及相關證明材料;負責大氣、水、土壤以及生態環境質量日常監管,提出工作方案及落實情況的督查;負責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負責縣城空氣自動站的運行維護工作,負責環境監測工作,確保工作規範、數據准確;負責生態環境保護創建工作;負責提出相關管控措施;負責重點汙染源的監管;負責制定主要汙染物減排計劃,負責任務落實情況的督查工作;負責加強生態環境監管和縣城飲用水源保護區日常巡查工作;對各部門填報數據進行彙總、審核,負責監測數據質量控制。
(二)縣財政局:負責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使用情況的督查;負責制定縣域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預算;保障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的經費,將考核工作所需經費足額列入縣財政年度預算;與縣生態環境局共同開展數據審核和自查等工作。
(三)縣發改委:負責制定和執行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産業發展政策措施,實施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重點項目和工程;負責縣域産業結構優化及調整,制定並落實縣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産業准入負面清單;負責生態文明創建工作;負責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規劃的制定,以及落實情況的督查;負責生態文明重點工程實施情況的督查。
(四)縣住建局:負責制定和執行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政策措施,實施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重點項目和工程。
(五)縣城管局:加強縣城垃圾填埋場及其滲濾液處理站運行情況的監管,按要求完成填埋場竣工環保驗收;負責加強縣城生活汙水處理廠及其配套管網的建設及管理,督促江西洪城水業環保有限公司尋烏分公司做好汙水處理廠運行維護,確保出水水質達標,汙泥處置規範;負責集鎮生活汙水處理站及配套管網的建設工作;做好轄區範圍內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加快鄉(鎮)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進度,確保全縣範圍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六)縣自然資源局:負責制定和執行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國土開發政策措施,實施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重點項目和工程;嚴格按照我縣重點生態功能區規劃要求,嚴格制定並執行國土空間發展規劃,做好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工作,加強對我縣耕地和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等管理。
(七)縣水利局:負責制定和執行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水資源政策措施,實施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重點項目和工程;加強水域濕地管理。
(八)縣水保局:負責加強水土流失預防監督、管理工作。
(九)縣統計局:負責做好縣域自然、社會、經濟等統計工作;負責協助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數據審核。
(十)縣林業局:負責制定和執行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林業政策措施,實施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重點項目和工程;加強對縣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森林公園監管;加大水域濕地管理力度;做好水源涵養林、天保林等保護工作。創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得國家級濕地公園驗收批複。
(十一)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制定和執行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農業發展政策措施,實施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重點項目和工程;負責生態農業建設工作;負責指導農藥、化肥面源汙染防治及農用地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加強對水産種質資料保護區的監管,做好畜禽養殖規劃區的監管和審批工作。
(十二)縣工信局:負責制定和執行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工業發展政策措施,實施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的重點項目和工程;負責生態工業發展工作;監督工業企業清潔生産及汙染防治工作。
(十三)縣工業園區管委會:負責加強工業園汙水處理廠及其配套管網的建設及管理,負責督促工投公司做好汙水處理廠運行維護,確保出水水質達標,汙泥處置規範。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考核結果直接關系到今後中央、省對我縣生態補償轉移支付資金的正常撥付和獎勵。各相關單位應充分認識此項考核的重大意義,將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工作所涉及的指標任務列入今後工作的重點,提前進行謀劃;對存在問題的指標,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並積極推動問題的整改,確保取得明顯成效。
(二)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领导任組长,縣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組长,有关責任單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組(详见附件1),加強工作調度,強化協調配合,定期對各項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保障考核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保障工作經費。爲使考核工作順利開展,縣財政局要充分保障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所需經費,並在下一年度列出專項預算,保障環境監測及環境監管工作經費,其中環境監測預算支出不少于300萬元,確保專款專用。
(四)壓實工作責任。各有關單位應認真履行部門職責,全面高效落實各項考核工作任务,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严格审核上报的数据材料,对各項数据进行仔细核对,确保准确無误。对工作职责落实不到位、未按计划完成任务的单位及主要领导予以通报批評並追究責任。
附件:1.尋烏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工作領導小組
2.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指南(材料部分)
3.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細則(現場核查部分)
附件1
尋烏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
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工作領導小組
尋烏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工作領導小組成员名单如下:
組 長:楊永飛 縣委副书记、縣政府縣长
副組长:汪上红 縣政府副縣长
成 員:鍾承權 縣生態環境局副局長(主持工作)
邱運林 縣財政局局長
劉志沂 縣發改委主任
古葉松 縣住建局局長
王軍剛 縣城管局局長
謝小菁 縣自然資源局局長
羅國芳 縣水利局局長
周昭凡 縣水保局局長
賴永鋒 縣統計局局長
袁曉紅 縣林業局局長
彭開雲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曹 勇 縣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賴学洪 縣工信局局長
领导小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縣生態環境局,由钟承权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配备专门业务人员负责此項工作及相关事宜。
附件2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指南(材料部分)
材料目錄 |
序號 |
名稱 |
所需材料 |
年份 |
資料提供單位 |
填報要求 |
備注 |
(一) 指標數據證明材料 |
1 |
相關單位證明材料 |
國土面積指標證明材料(有表格模板) |
2019年 |
自然資源局 |
數據保留小數點2位 |
提供表格模板,由于客觀原因無法填寫的,填“—”(英文中劃線) |
林地指標證明材料(有表格模板) |
2019年 |
林業局 |
數據保留小數點2位,變化和原因分析用文字描述 |
||||
草地指標證明材料(有表格模板) |
2019年 |
自然資源局 農業農村局 |
|||||
水域濕地指標證明材料(有表格模板) |
2019年 |
水利局 |
|||||
耕地和建設用地指標證明材料(有表格模板) |
2019年 |
自然資源局 農業農村局 |
|||||
未利用地指標證明材料(有表格模板) |
2019年 |
自然資源局 |
|||||
城鎮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指標證明材料(有表格模板) |
2020年1-9月數據 |
城管局 |
數據保留小數點2位 |
||||
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指標證明材料(有表格模板) |
2020年1-9月數據 |
城管局 |
數據保留小數點2位 |
||||
专項转移支付資金证明材料(有表格模板) |
2020年 |
財政局 |
數據保留小數點2位 |
||||
産業增加值指標證明材料(有表格模板) |
2019年 |
統計局 |
數據保留小數點2位 |
||||
材料目錄 |
序號 |
名稱 |
所需材料 |
年份 |
資料提供單位 |
填報要求 |
備注 |
(二)環境監測信息 |
2 |
生活汙水處理廠、贛州市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石灣環球陶瓷有限公司 |
提供企業自行監測、信息公開、以及環境監察情況掃描件 |
2020年1-9月數據 |
城管局 生態環境局 |
|
|
(三) 生態環境保護與管理 |
3 |
生態保護成效 |
填報生態環境保護創建信息表(有表格模板) |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环保部的国家级生态縣(市)创建、国家發改委等六部委2014年啓動的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第一(45個)、二批(55个)名单所涉及的考核縣(市、区)〕、環保模範城市創建(簡稱“創模”,環保部)、國家公園(目前正在試點)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均不受年度限制。省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及其他生態創建(如國家森林公園等需在2018年創建) |
生態環境局 發改委 林業局 自然資源局 |
|
|
生態保護紅線區等受保護區域信息表(有表格模板) |
不受年度,不受級別限制 |
|
|
||||
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支出数据和经縣人大审议通过的年度财政支出预算相关材料扫描件 |
2020年 |
財政局 人大常委會辦 |
|
|
|||
材料目錄 |
序號 |
名稱 |
所需材料 |
年份 |
資料提供單位 |
填報要求 |
備注 |
(三) 生態環境保護與管理 |
4 |
環境汙染防治 |
提供制定並正式公布的産業准入負面清單證明材料掃描件、産業准入負面清單考核情況說明材料電子版及考核情況證明材料掃描件 |
截止2020年 |
發改委 |
|
|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中提供項目立項证明文件、完成情况证明文件、相关照片。 |
截止2020年 |
農業農村局 生態環境局 住建局 |
|
按年限分類 |
|||
5 |
環境基礎設施運行 |
汙水集中處理設施(生活汙水處理廠)信息表(有表格模板)及汙水處理廠運行、在線監控數據、有效性監測報告等資料以及年度汙水排放排放總量、收集量、達標排放量、汙水管網建設材料掃描件 |
2020年1-9月數據 |
城管局 |
以汙水集中處理設施爲對象需提供近、遠景照片,以垃圾填埋場填埋坑爲對象提供近、遠景照片 |
|
|
垃圾填埋场信息表(有表格模板)及提供縣域生活垃圾产生量、清运量、处理量等数据以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测报告)状况资料的扫描件证明材料 |
|||||||
6 |
考核工作組织情况 |
2019年考核工作組织情况、部门分工情况内容(文字描述Word版)及縣域考核組织领导小組及考核实施方案证明材料扫描件 |
2019年 |
縣政府办 縣委組织部 |
|
|
|
材料目錄 |
序號 |
名稱 |
所需材料 |
年份 |
資料提供單位 |
填報要求 |
備注 |
(四)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信息 |
7 |
縣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生態環境保護投入情況(提供Word版及單位蓋章掃描件) |
2019年 |
財政局 發改委 |
|
|
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情況(提供Word版及單位蓋章掃描件) |
財政局 發改委 |
|
|
||||
環境監管及治理情況(提供Word版及單位蓋章掃描件) |
生態環境局 |
|
|
||||
生態環境保護成效(提供Word版及單位蓋章掃描件) |
發改委 |
|
|
||||
8 |
縣域概况及其他情况说明 |
縣域概况说明(人口、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等内容)和其他情况说明两个方面(提供Word版及單位蓋章掃描件) |
縣域最新概况 |
統計局 |
|
|
|
(五)其他信息 |
9 |
縣域自然、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 |
(有表格模板) |
2019年 |
統計局 自然資源局 水利局 水保局 農業農村局 氣象局 |
|
|
10 |
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情況表 |
(有表格模板) |
截止2020年 |
生態環境局 農業農村局 住建局 |
|
|
|
11 |
土地利用信息表 |
(有表格模板) |
2019年 |
自然資源局 |
|
|
|
12 |
土地利用信息表(補充) |
(有表格模板) |
2019年 |
自然資源局 |
|
|
附件3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細則(現場核查部分)
核查內容 |
核查要點 |
評分標准 |
責任單位 |
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機制(14分) |
|||
1.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4分) |
縣级党委政府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推进縣域生态文明建设 |
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與落實情況(0-4分) |
縣委办 縣政府办 |
2.縣域考核工作組织(10分) |
縣域考核工作組织情况,建立長效機制,明確部門分工及職責,保障工作經費 |
①建立考核领导小組(3分);②制定年度考核實施方案(2分);③明確部門分工及職責(5分)。得分:①+②+③ |
縣委办 縣政府办 |
二、生態保護成效(30分) |
|||
1.生態環境保護創建(5分) |
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區、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公園等創建規劃、批複等 |
創建成功(5分);創建中(3分);未創建(0分) |
生態環境局 發改委 林業局 |
2.生態保護紅線等受保護區建設(15分) |
劃定保護紅線,完成勘界定標,並有管控措施 |
全部完成(5分);部分完成(3分);未完成(0分) |
自然資源局 |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情況 |
已建成(5分);建設中(3分);無(0分) |
林業局 |
|
考核年,省级自然保护区(林業局)、国家风景名胜区(住建局)、森林公园(林業局)等创建情况 |
已建成(5分);建設中(3分);無(0分) |
林業局 住建局 |
|
3.生態保護與修複工程實施(5分) |
考核年,縣域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情况,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护林建设(林業局)、水土流失治理(水利局、水保局)、矿山生态修复(水保局、自然資源局)等,核查工程批複、設計等資料,現場查看實施效果 |
保護與修複成效顯著(4-5分);保護與修複成效一般(1-3分);未開展相關工作(0分) |
林業局 水利局 自然資源局 |
4.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支出(5分) |
考核年,縣域获得的转移支付資金总额及主要用途 |
資金 萬元;主要用途: |
財政局 |
生态环保支出占縣域财政支出比例 |
支出比例×5分,最高5分 |
財政局 |
|
三、環境汙染防治(21分) |
|||
1.重點汙染源監管(3分) |
抽查1-2家主要汙染源企業,核查環保設施運行、企業自行監測及環境監察記錄等 |
①在线监控设施無异常(1分);②定期開展自行監測(1分);③有監管部門定期監察記錄(1分)。得分:①+②+③ |
生態環境局 |
2.汙染物減排任務(3分) |
主要汙染物減排責任書簽訂及完成情況 |
①縣级政府签订减排任务书(2分);②減排任務完成情況(0-1分)。得分:①+② |
生態環境局 |
3.農村環境綜合整治(10分) |
查阅考核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台账和统计资料 |
6分,農村綜合整治率×6分 |
農業農村局 |
查閱考核年鄉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台賬資料 |
2分,鄉鎮生活垃圾收集率×2分 |
各鄉(鎮) 城管局 |
|
查閱考核年各鄉鎮生活汙水收集處理台賬以及統計資料 |
2分,鄉鎮生活汙水收集處理率×2分 |
各鄉(鎮) 城管局 |
|
4.縣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5分) |
是否制定並印發産業准入負面清單;考核年,發改、經信等部門落實負面清單情況 |
①制定並印發實施産業准入負面清單(3分);②考核年,負面清單落實情況(0-2分)。得分:①+② |
發改委 |
四、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與運行(25分) |
|||
1.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10分) |
縣城污水管网分布、污水收集处理台账、城镇年度污水排放量统计料;汙水處理廠監督監測、企業自測、在線監控設各運行情況 |
①汙水集中處理率×7分;②運行狀況(0-3分)。得分:①+② |
城管局 |
2.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0分) |
縣城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台账,城鎮生活垃圾統計資料;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行情況,滲濾液處理、周邊環境定期監測等 |
①生活垃圾無害化处理率×7分:②運行狀況(0-3分)。得分:①+② |
城管局 |
3.空氣自動站運行與聯網(5分) |
環境空氣自動站是否正常運行,是否與省級環保部閘聯網 |
①空氣自動站運行情況(0-2分):②與省級聯網(3分)。得分:①+② |
生態環境局 |
五、生態環境監管(10分) |
|||
1.突發環境事件或生態破壞案件情況 |
考核年,縣域突发环境事件或生态破坏案件发生情况 |
扣分項。发生人为因素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或生态破坏案件(扣5分) |
生態環境局 |
2.群衆舉報及處理情況 |
“12369”環保熱線群衆舉報環境問題均得到妥善處理,件件有落實 |
扣分項。若发现群众举报问题未处理(扣5分) |
生態環境局 |
3.環境質量監測規範性(10分) |
環境質量監測規範性 |
环境质量监测频次、項目符合考核要求,監測報告規範(發現一處不規範乏處扣1分,扣完爲止) |
生態環境局 |